“为何如此说?”
“李正方欲做权臣,却无权臣之能尔。”
司马懿语调仍然慢悠悠的,如同与你聊的不是一墙之隔的,这座庄园的主人,以及季汉朝廷中,名望地位急速上升的政治新星,而是路边一粒石子,不足挂齿。
你听他如此说,有些好奇起来,“那什么样的人,才能够做权臣呢?”
司马懿敲了敲手掌。
当今三国,东吴不用说了,有一个大汉吴王孙十万在,无人敢称权臣;
曹叡虽然年轻,却并非懦弱无能之辈,即便司马懿在,也不能轻视了这位小皇帝;
只有季汉,“政由葛氏,祭由寡人”,此时又未盖棺定论,想想那天刘禅在郊祀时的神奇表现,就知道整个国家在如何窃窃私语。
你问出这问题,是带了一点刁难司马懿的心的,你也并未想过他会认真回答。
但这位魏大都督回答了你。
“权臣顺势而为,非逆天而动。”
“而今还于旧都,李都护奏请监国继位,正是顺势为之。”
司马懿看了你一眼,“此非顺势,而是造势罢了。”
“那如何算是顺势?”
“我观他志得意满,恐有后手。”司马懿笑眯眯的说,“试想监国殿下与丞相情如父子,若无真凭实据,旁人怎能离间,殿下又怎忍心将丞相弃之不用呢?”
……李严手里能有诸葛亮欲效曹莽事的真凭实据,那就见鬼了。
“否则若我为李都护,试想内政出于相府,兵权亦在诸葛手中,朝廷之心又不在我,怎能起争权之心?又岂能落子到将军与马氏身上?”
“马氏?”
“此间大赦,马氏兄弟焉能不感激涕零?”
你听得有些发愣的时候,司马懿抖了抖衣衫,“年老体弱,不经风寒,将军且自赏玩月色,先告辞了。”
司马懿的话讲得不算隐晦,所以你还是逐渐理解了他的意思。
李严对自己争权是有信心的,至少他来拉拢你,已经是跳过了“如何从诸葛亮手中夺取兵权”,进入到了“如何能在不用丞相一派的前提下获取胜利”这一步。
其中所做的努力,有你肉眼可见的,拉拢关陇世家,大概还同司马懿聊过人生规划,向马良兄弟示好,以及挖墙脚挖到你这里——那么,你肉眼未见的呢?
见司马懿欲走,你想想还是喊住了他。
毕竟这位要是身上能亮起阵营灵光,那个红色邪恶灵光绝对能闪瞎你的狗眼。
……你绝对不信他就是想做好人好事。
“司马公为何会出言提醒?”
司马懿回头,看你时微微眯了眯眼。
“将军似是对在下早有成见,因而才如此惊讶?”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“辽东一役,司马仲达名动天下,何人不知?”
“世间纵有名将,亦需主帅知人善用,李正方非容人之辈也。”
那张温文尔雅的脸上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。
“况且败于诸葛丞相之手,李正方亦不失一富家翁。”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这句话听着有点耳熟,你在哪里听过?
月上高天时,已有不胜酒力的宾客起身告辞。
你也跟着混了出去,李严当然是不会挽留你的,他那个倨傲的架子一直端得很足。
但是金敞和温衡倒是热情地留了你。
……还特意挑了个美少年来给你敬酒。
你赶紧跑了。
司马懿的话说得很真诚,反正你听语气感觉是很真诚的。
……但你怎么会信!
……要不是站在室外没有办法施法,你就干脆放个侦测思想去听听他在想什么了!
出门之后你立刻钻进半空间里,搬了香炉出来,开始进行通神术。
从他开口说的第一句话,到最后一句,你都准备通一通神,看看他到底在搞什么鬼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司马懿说的每一句话,通神术都显示是真实的。
甚至包括“李严气量狭隘,所以他才出言提醒”这一句,都是真实的。
那么接下来想一想,李严手里有什么用来攻击诸葛亮的把柄吗?
有。
神使如此回答了你。
这就很奇怪了,你想,李严和诸葛亮并不亲密,往来信——
你忽然有了一个猜想。
在历史上,李严暗戳戳给诸葛亮写过信,劝他受九锡,进爵称王。
九锡这玩意简单说就是君主能给臣子的最大限度的荣誉物品,从车马、服饰、仪仗、虎贲卫士等等全套配齐,以表彰臣子的功勋。
【九锡一曰车马,二曰衣服,三曰乐器,四曰朱户,五曰纳陛,六曰虎贲之士百人,七曰斧钺,八曰弓矢,九曰秬鬯。】
据说这一套家伙原本是从周礼而来,但周时并无朱户、纳陛,因此后世又将九锡等同于周天子加封诸侯的“九命”之礼了。
反正不管怎么说,这套程序搞完之后,第一个被加封九锡的大忠臣……是王莽。
当然,众所周知,王莽并不以加九锡为事业终点,加完九锡之后,就开始【居摄践祚,服天子韨冕,南面朝群臣,听政事,车服出入警跸,民臣称臣妾,皆如天子之制。】
刘秀复国后,东汉百年间,再未有臣子加九锡,直到前些年……第二个加九锡的大忠臣……是曹老板。